Board logo

标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 [打印本页]

作者: kakasa    时间: 2010-6-25 21:06     标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杀杨虎城不杀张学良

张学良,有人说是英雄,因为他参与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坚决抗日;有人说他是好色之徒,暂无真凭实据,但据小道消息,还是有这方面的传闻的。不管人们怎么评价他,他可以说算是一个人物,曾经也轰动一时,也为改变中国命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12月12日,他与杨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力挽狂澜,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也称“双12事变”。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能逼蒋介石抗日,为什么他们两个敢这么做。外界普遍评论是因为二人都有爱国之心,都有满腔热血,都是真正的中国军人,这其实只是其一。当时国民党军队里,有理想、有抱负、爱国的将领也不少,为什么其它的人不敢呢。

张学良,东北军总司令,手底下有20几万的军队。杨虎城,西北军总司令,也是握有重兵。当时有这么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这描述的应该就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作战力。东北军和西北军,是蒋介石手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所以张学良和杨虎城腰杆比较硬,也敢和蒋介石对抗。就是因为他们有本钱,所以他们才敢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之初,张学良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因他当时还年轻,社会经验要比杨虎城少,所以他没有兵谏的想法,他对蒋介石还抱有希望。而杨虎城就相对老练一些,虽然比张学良只大四岁,但杨虎城入世较早,早年就参军入伍,几经征战,所以他也看透了蒋介石。可以说“西安事变”是由杨虎城一手策划的,由他们两个人实施的。
   
    事变开始之后,张学良见蒋介石表示抗日了,就以为目的达到,其它的并没有多想,所以他准备放了老蒋(当然共产党也做了很多工作)。而杨虎城则深谋远虑,他深知蒋介石对此事决不会善罢甘休,如放蒋介石回去,以后自身恐怕难保,所以杨虎城主张杀蒋介石。据说当时杨虎城已经把枪口顶到蒋介石的头上了,但张学良从中阻拦,使杨虎城没能如愿,这也是蒋介石后来为什么要杀杨虎城的原因之一。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仓皇地逃回南京,虽然他表现上答应国共合作、一致对外,但他心里很不舒服。一个是因为“西安事变”使他名誉受损,他一夜之间成了全国的罪人,并且外国也对蒋介石给予藐视,让他很没面子,很下不了台。一个是因为“剿共”大计没能如愿,相反共产党也因此事声名远播,日渐壮大,让他夜不能眠。最后一个就是因为“西安事变”让他更加提防杨虎城和张学良,留两人在身边,早晚还是心腹之患,如果他们二个继续壮大,恐怕他老蒋的位置都要换换了。
   
    因此,蒋介石在事变之后,他开始收拾张、杨二人。1936年12月30日,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军法会审; 12月31日,军法会审结果,张学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剥夺公民权5年。1937年1月杨虎城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1937年11月底被诱至南昌囚禁。
   
    张学良,首先被“收拾”但是他很快就出来了,虽然蒋介石并没有给张学良任何职务,但也是对张学良以礼相待。而杨虎城为衩“收拾”却落个终身监禁,在监狱里度过了十二年,最后还在解放前夕惨遭杀害。为什么他们两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因为蒋介石还是个聪明人,第一,张学良,虽然参于了事变,但他不是主谋。第二,如果没有张学良的阻拦,蒋介石恐怕也活不过当天,所以蒋介石还要感激张学良。第三,张学良入关,带了几十万的军队,虽然现在张学良不是司令了,但东北军还是很听从张学良的,如果张学良真有个三张两短,恐怕蒋介石的位置也坐不稳,就算东北军不能杀了蒋介石,但是投靠共产党,也是蒋介石很不想看到的。第四,张学良家庭显赫,国内外都知道他,如果杀了张学良,也对外国友人没法交待。
   
    而杨虎城则不然了,第一,杨虎城是平民出身,是造自己打拼出来的,身后没什么背景。第二,蒋介石相当的恨杨虎城,他知道如果不杀杨虎城,可能杨虎城早晚会杀了他,所以他要斩草除根(后来把杨全家都杀害了,包括孩子)。第三,此时西北军又一将领-冯玉祥,也归顺了蒋介石,就算是杀了杨虎城,也有冯玉祥来管理西北军。所以蒋介石才对杨虎城下了狠手。

===========================================================================

    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当时中国政治的整体走向,蒋介石由人生的顶点一步步走向衰落。蒋介石自大革命时期登上权力顶峰,到西安事变十多年的时间内,位置并不稳定,有国民党内部各种势力相互制衡的原因,也有蒋自身多行不义的因素;从1927年汪精卫成立的武汉政府到1930年的中原大战,蒋面临的都是政治斗争,争夺的也只是国民党总裁乃至中华民国总统的位置,没有人想结束蒋的性命。但西安事变不同,政变发生后,不仅共产党内部大部分人和民主党派要求杀了蒋,国民党内部的很多人也要置蒋于死地,全国民众和舆论也要求处死蒋。蒋介石在这个时候的个人威望已经降到了极点,这都是拜张杨所赐。
    人在死里逃生之后会有两种反思,一种是反思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并对放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另一种是铭记深仇大恨,找机会置使其受辱之人于死地。蒋作为有过极端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报复心理是可想而知的。杨虎城纵横军界数十年,对蒋介石的为人知根知底,所以坚定了杀蒋的决心。但是蒋的死活关系着当时全中国的命运,是孤注一掷反抗侵略,还是继续动乱任由日军侵略,所有关注中国危亡的人都在衡量着。蒋之不死并同意结束内战共抗日军,对于正在饱受侵略的中国来说是个幸事,对于势力已经相当衰弱的共产党来说得到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但对于张杨二人,则是致命性的。张学良还保住了一条性命,杨虎城却未能幸免。历史就是这样,整体要进步要发展,必然要牺牲小部分的利益为前提;但是这个代价对于杨虎城而言太过沉重,他都没有机会去享受或者等待着他曾帮助过的中共来感谢他。

[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10-6-25 22:02 编辑 ]
作者: maxaaaa    时间: 2010-6-25 21:15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其实历史迷雾下掩盖的事实后人不见得就看的准确,呵呵,只是一家之言。
作者: 7086    时间: 2010-6-25 21:47

要真是全国民众和舆论都要求处死蒋估计就真宰掉了。当年张少爷的声望可没有现在那么高,那年头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张少爷一不抵抗将军,说要抗日抓的蒋谁信啊?
作者: kinghzy    时间: 2010-6-25 21:49

我来说两句,其实是张学良以前和老将拜过把子,好歹有点情分,虽然说搞政治的人一般情况下是六亲不认的,但是偶尔也会认下,最重要的一点楼主也说得很明确,而且我也支持,要不是当年张学良易帜,老将还不能名义上统一中国,而且是他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理亏,人家仅仅是想把自己的地盘夺回来,这没什么错的吧,要是老将真的杀了张学良,那东北军就有可能投共,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张学良家大业大,声望高,人品好,国外知名度高,他不敢轻易杀。
作者: diaojun2005    时间: 2010-6-26 09:27

当年老蒋和阎锡山冯玉祥打中原大战,上百万人搅在一起,打得天昏地暗。这时候要不是张学良带30万大军通电拥蒋,率兵入关,胜负殊难预测。如果老蒋将这样一个恩人都杀死,那岂不是背负了忘恩负义之名?张学良敢于陪蒋回南京,忠心可鉴更是民心所向。而且他已经许诺过不为难张学良,囚禁已经违背诺言,何况杀死?
作者: liuyang2007    时间: 2010-6-26 12:21

张学良就是一个历史的千古罪人,这一点他在晚年自己也说过。蒋公万古长青。。。。。。

gong 党座大,祸害中华。
作者: 马丹得    时间: 2010-6-26 14:47

张学良就是一二杆子,美其名曰少帅,其实就一花花公子,可怜了他老爹打下来的基业
作者: nanananana    时间: 2010-6-26 16:36

张学良老年时说过:年少轻狂,陷国家、民族于长期的苦难之中。
作者: randamwalker    时间: 2010-6-26 20:32

张学良是个败家子,西安事变是当时国内国际各种势力都没有想到的一个突发事件。 捉蒋的时候,中共都不知道,苏联还认为这是日本的阴谋。

由于张的这种二半吊子的个性,给中国近代史开了一个小小分叉。 但国共携手抗日的局面不会有大的改变,毕竟,红军长征没有结束,蒋已经开始和苏联谈中共的问题了。 毕竟苏联和中国都面临着日本的威胁,两者之间有共同利益的
作者: woshisese    时间: 2010-6-26 21:12

呵呵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西安事变是TG方面公布的,究竟当时是怎么样的一种局面其实还是扑朔迷离,为什么不杀,但我们来看,杨虎城最后还是被杀了,而张被终身软禁,其实老将对张不错的,张要是不被软禁或许会死的很快,老将是保护张的。
作者: 老卡    时间: 2010-6-27 11:36

首先,我们要来看蒋介石的政权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蒋介石的统一是一个什么样的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基本框架是宁汉合流后的国民党右派主流派别,而当时全国的约三分之二领土都在地方实力派,也就是延续前清军阀各省养军统治方式的新军阀手里。其中有阎锡山这样的辛亥革命元老、陆荣廷这样的前清军阀也有白崇禧李宗仁这样纯粹为军阀而军阀的武力割据势力。面对这些势力,蒋介石一方面对他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军事信心全面征服他们,毕竟仅仅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就害得他几乎集中全部精力对付,一时间形势还很险峻。
因此,蒋介石通过封官许愿,既往不咎,而且拉地方势力进入国民党中央分享权利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部分统一,但是各省并没有实现军政甚至民政统一。大家都在看着,如果委员长擅自对哪个山头动武,那就是“破坏团结,分裂中央”,党内反对派也会群起而攻之。更何况张氏父子投靠日寇多年(我就纳闷了这么一只从装备到军事文化全面日本化,与日本高层来往密切,注意,日本高层指外务省和部分财阀而不是少壮派参谋密谋集团,为什么还被人称为抗日),华北、东北的大量伪政权内部有很多旧部充当汉奸,一旦杀了张学良,那些人就会彻底倒向日寇。而且东北军装备精良(与中央相当)人数众多,何应钦曾担心红军趁机吞并,然后独占北方,不杀张学良也让倾向南京的高级军官有个服从改编的理由。
最后,蒋介石也不敢再民族危亡关头再起纠葛,他驱虎吞狼利用红军消灭贵州王家烈,接口抗战不利吞并韩复渠部都造成了极难收拾的局面。当时鲁南地区的一部分韩复渠旧部感到兔死狐悲,干脆利用抗日统一战线直接投向共产党。也就是中共光荣的山东解放区。
作者: nightfun    时间: 2010-6-30 22:05

就历史表面看。张学良活下来其实还是宋美龄力保的。如果不是这个女人给蒋介石吹枕边风的话,恐怕张学良也难逃劫难。即使保下了命。最后也被蒋介石软禁在湖南郴洲的苏仙岭。可以说蒋介石其实是很在意杨张二人所发起的“事变”,如果蒋真的怀有张阻挠杨虎城杀他之恩,那么他丝毫不会对张起杀念。也不会有宋美龄劝谏之说。软禁张其实也是宋的主意,旨在保护他,如若放其出去,张真的会死,蒋答应宋不杀,可难保其他人下手。张能保下一条命宋居功至伟。宋还有部分秘密档案在美国。等到日后全部解秘,我们也就知道真相了。
作者: 清华大学    时间: 2010-7-1 13:18

蒋介石也要来个携天子已令诸侯啊,蒋介石要显示自己的大度,还要防止东北军造反,那时候的东北军可是真正的兵强马壮啊
作者: liuyang2007    时间: 2010-7-1 17:01

我的三个金币扣的怨啊。我只说了几句实话。还用的是拼音。

[ 本帖最后由 liuyang2007 于 2010-7-1 17:02 编辑 ]
作者: lw1030    时间: 2010-7-1 23:07

很多事情要从大局上面来看,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他两个老兄是民族的罪人。
作者: vmmm    时间: 2010-7-2 02:30

归根结底,蒋最恨的是共产党,所以,蒋杀的最多的也是共产党人或者亲共产党和共产党有交往的人。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杨虎城的亲共;2、张学良对蒋的不满意;3、来自部队下属的压力;4、共产党的宣传;5、蒋的所作所为。其他几点见的比较多了,着重说说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是西北军的指挥者,西北军与中央军历来矛盾重重,而与红军关系不错,与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1923年春,杨虎城率部驻榆林,期间结识了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和共产党人魏野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1925年杨虎城升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创办军校,聘共产党人刘含初、赵葆华、吕佑乾等担任教官,允许共产党员曹力如、张汉民等参加学习。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杨虎城不但没有执行蒋介石的“清党”命令,反而启用了大量的共产党员在军中担任职务,任魏野畴为政治处长,胡英初为第1师政治处处长,曹力如为第2师政治处处长(兼中共10军党支部书记),武勉子为第1师第2旅旅长。中共皖北特委在杨虎城的部队中成立之后,南汉宸任书记,魏野畴任组织部长,蒋听松任宣传部长。党员迅速发展到几百人。杨虎城向魏野畴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希望“能做第二个贺龙”,将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魏野畴向党中央写信介绍杨虎城入党要求,虽然共产党中央已经批准了杨虎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由于杨当时在日本休养,因通信联络环节出了问题,杨的这一愿望最终没有实现。经过党组织批准,杨虎城同共产党员谢葆真结婚。1930年底,刘志丹在陕北驻军苏雨生部作军运工作,因受人诬告遭扣押,也是经杨虎城将军的批准,将刘志丹假释。看这段史料,杨虎城其实是一个不在共产党组织中的共产党员。杨虎城身边几乎所有的亲信都与共产党有关系,共产党员包括:独立旅旅长许权中,绥署参谋处长王根僧,宪兵营营长金闽生,副营长童陆生,宪兵营书记官李木庵,警卫团团长张汉民,特务2团团长阎揆要,步兵训练班炮队队长张希钦,省政府科长崔孟博、崔仲远、谢祥荫、刘佛吾,西安日报社社长蒋听松,绥署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总编宋绮云等。1935年11月,汪锋向杨虎城呈交了毛泽东给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并转达了毛向杨将军的问候,解释了红四方面军进攻宁强,红25军错杀张汉民,红军如何帮助东北军和17路军三个问题,杨听后表示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建立“西北大联合”的政治主张。毛泽东称赞以17路军为前身的38军是“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典范”。所以,杨虎城将军与蒋介石之间本来就有芥蒂,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共产党思想和政策的熏陶,思想已经转左,同蒋介石越走越远是必然的了,撕下脸面的内心冲动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杨虎城策划发动西安事变逼蒋停止剿共合作抗日,真正是出于内心的一种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个与张学良的内心是完全不同的。
反观张学良,虽然现在被美化成了一个大英雄,其实他骨子里的纨绔始终在左右他的言行,即使去了台湾美国到了老年以后。说张学良是温室花朵有点过,但其享受在前没有接受战火考验的心理准备是没错的。现在看当年为什么精良的东北军不放一枪就把东北给了日本人,其实主要责任就是张,当然,蒋是要负批准的责任的。为什么?因为长期和日本人友好的张不敢和日本人来硬的,纨绔决定了他的侥幸内心,想躲初一也躲十五,到了廿十看蒋还不帮助他不过躲避日子,内心那个气愤惆怅纠结,终于来了个恶向胆边生参加逼蒋。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张的行为是气的爆发不是心的爆发,也所以就乖乖的跟蒋去了南京。你看,张到老也不发言,只靠身边几个亲属隔三差五的转达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幕,张不暴露内心到底是不敢呢不屑呢还是不好意思呢?
总之,蒋杀人大部分时间要看是不是赤的,为什么结拜张学良坚决不被杀,亲共的杨虎城将军坚决被杀也就一清二楚的了。
作者: 老卡    时间: 2010-7-2 04:07

引用:
原帖由 vmmm 于 2010-7-2 02:30 发表
归根结底,蒋最恨的是共产党,所以,蒋杀的最多的也是共产党人或者亲共产党和共产党有交往的人。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杨虎城的亲共;2、张学良对蒋的不满意;3、来自部队下属的压力;4、共 ...
精彩,尤其是评论张和杨区别的那一段。
张杨的区别对待也在于他们二人的性质有一些不同,但是最根本之处还是在于害怕被吞并。我在这里说一句果粉不喜欢听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国民党。是共产党的组织方式和发动社会基层的力量造就了国民党的新生和壮大,再加上早期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就给了很多国民党人以个人加入共产党的机会。所以在各路诸侯的队伍里,不乏共产党和前共产党。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清党分共完全就是个排除异己的名头而已。就是张的部队里,也有几个共产党员的。
张说到底还是个付不起的阿斗,这辈子也就这件事做得有点魄力,其余的时间都在打酱油。
作者: peter7979    时间: 2010-7-2 09:51

张学良背后有强大的东北军实力,这个还是要老蒋思量一番,并且张亲自送蒋回南京,于情于礼都有不杀的理由,再说,在历史上,张是对于蒋介石有过帮助的人,中原大战时,要不是张通电易帜鲜明旗帜的站在蒋的那一边,最终国内局势还整的不好说,所以不会杀张学良,而杨虎城则不同,他是一个坚决的反蒋分子,必杀老蒋而后快,再说自身背后有没有强有力的后盾做扶持,所以被老蒋斩草除根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 zuosandiao    时间: 2010-7-3 06:30

最近在网络上看过张学良的演讲片段,感觉他只是一个扶不起的公子哥,估计当年与他接触更多的蒋介石更有这种看法。因此,蒋介石不会把他看成一个有着独立思想、政治主张的政治人物,而仅仅是一个经常受人骗的、反复无常的少爷。而杨虎城则不然,他不仅靠自己的能耐拉起了自己的军事系统,还抵挡住了西北各种势力对他的冲击而站稳脚跟,他练兵、打仗也有一套,这样的人物几乎可以和阎锡山、冯玉祥这些民国大佬平起平坐,假以时日,他的儿子就是新一代的张学良,蒋介石怎么敢放虎归山?另外,张学良和蒋介石还有一些比较亲近的个人关系,这也救了他一命。
由于大陆对张学良的极端宣传,形成了一定思维定势,反倒不容易理解和他相关的一些事件了。最明显的是,他晚年不落叶归根,若果不用宣传的定势去看,很容易理解,反之倒成一个谜了。
作者: wq1003    时间: 2010-7-3 12:44

杀与不杀都是会考虑其后果的,作为一个首领这点肯定是很清楚的啊,老蒋当然不会意气用事
作者: CXF1984471011    时间: 2010-7-3 15:32

小弟我先说说为什么张学亮没遇害!第一蒋介石从来就一直认为张学良是兄弟既然是兄弟那就是小辈了,所以老蒋一直说“张汉卿年轻不懂事,完全受了共产党的“诱惑”,才做出这样糊涂事情”!第二东北军里的将领还是比较拥护张少帅的,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张死了的话,那十几万东北军不造反,不攻打中央军才怪了,毕竟老蒋没有在东北军有什么亲信,驾御不了这些军队!第三老蒋留着张也可以拿张来打感情牌,“挟张”而令东北军,不让其内乱或被别派争取过去成为自己的障碍(尤其是防备共产党来拉人,要知道当时的共产党的口号就是‘坚决抗日,打回东北’,这个口号对于怀念故土的东北军是十分有号召力和诱惑力的),对外可以说“张少帅还活着你们怎么好做叛徒啊!”第四蒋对张还是有感恩的心理的,要不是军阀大战,张出兵帮忙打冯玉祥的话,他能不能当委员长也很难说啊!第五杀了张无法向国内和国外社会舆论交代,张的影响力很大,杀了张引起的麻烦蒋公是清楚的(蒋公也是不愿被国人说为“昏君”)。第六张自己也比较聪敏,知道蒋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所以也准备了一手,把蒋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和证据留下,并关照身边的人,“如果自己非正常死亡,那必定是老蒋所为”,到时候那些对蒋不利的绝密资料就会公布于天下,那蒋总裁还怎么当领袖?毕竟蒋还是很顾及面子的! 所以老蒋获知这一消息,对张又恨又怕,把张囚禁了一生。
  说到蒋介石要杀,敢杀杨虎城的原因,第一是他触及了蒋的忌讳,他明显比张更加积极亲共,暗地里秘密来往和延安达成协议!这在蒋眼里简直就是“背叛党国,背叛领袖,背叛主义”此乃大逆不道之举!第二杨虎成只是一个杂牌军的将军,手上没那么大的军力,蒋不害怕他的军队会起来闹事!就算是西北军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也有冯玉祥可以出山来管理西北军!第三杨虎城只是一届武夫,在社会影响上跟张比几乎是不能相提并论!杀了杨,既无太大的政治影响,也可警告他人,所以在退往台湾的时刻蒋选择了杨当出气桶,也避免被共产党救出。第四昔日旧恨那就是据说当时“西安事变”杨已经起了杀蒋的心机,枪口都顶到蒋介石的头上了,要不是张少帅从中阻拦,老蒋恐怕就要提前见上帝了,他蒋总裁能忘的了这个大仇吗。总而言之,杨因为是平民出身,身后又没什么背景。也没有像张那样能制约老蒋的手段和证据,对蒋够不成什么实质威胁,他唯一的生路是蒋不记前嫌,宽大为怀给以政治特郝,可惜蒋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所以杨在蒋处决名单之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作者: chempher    时间: 2010-7-3 15:38

张学良是传统军阀势力最强有力的代表,在国内不但有30多万东北军的家底,更是在民国内部有不少的势力和支持者。在当时的情况下 如果蒋介石杀了张,那么奉系军阀就会全部站在蒋介石的对立面上,其余军阀势力如阎锡山、冯玉祥都会受到震动 失去对蒋的信任,甚至可能私下和红军和谈。蒋多年努力出来的全国统一的政治格局就彻底崩溃了。
作者: 我是论坛游客    时间: 2010-7-3 18:01

可怜的杨将军一家,最后成为了牺牲品,蒋介石这样的无赖,张学良应该能看清他的嘴脸,但他太嫩了,楼主发的帖子有道理。
作者: xiaozizai    时间: 2010-7-3 22:58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记载说,蒋介石的夫人当时要保住张学良的一条命的,一直都有宋美龄出面保护着他的,否则早就被枪毙了,就是被胁迫了,宋美龄还是感觉很是自责呢,因为之前他们有协议的。
作者: sujinling    时间: 2010-7-3 23:22

有一定的道理,蒋介石也要考虑舆论的压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还是有所顾忌的。另外张学良当时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能够归附民国,对中华民国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作者: CA9090    时间: 2010-7-4 09:00

蒋介石他也还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张学良必竟是蒋的结拜兄弟杀杨不杀张自在情理之中,
作者: xbat1999    时间: 2010-7-4 09:08

上百万的东北军在那里,委员长也是不敢杀张学良的。
作者: 同盟军    时间: 2010-7-4 13:40

张学良毕竟是东北军领袖,虽然声望已经大不如前,但手下还是有不少军队和忠心的属下,老蒋也是不敢乱来的,所以只好拿杨虎城开刀
作者: 冰肌玉骨冰肌    时间: 2010-7-4 16:32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要是没有宋美的再三保护,张学良老早就没了
作者: 450450450    时间: 2010-8-23 16:13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其实历史迷雾下掩盖的事实后人不见得就看的准确。年少轻狂,陷国家、民族于长期的苦难之中。
作者: ssd5257    时间: 2010-8-23 18:06

古有袁绍杀田丰,同样刚愎自用,也同样以强败弱的蒋介石却没杀张学良,说明蒋介石在表面上的政治智慧和心胸还是比袁绍好一点,不过也不能排除蒋介石是有袁绍为鋻,不愿意背负与袁绍同样的历史骂名而故意不杀,仅此而已。
作者: 雨中的了悟    时间: 2010-8-23 18:17

其实老蒋有三次机会可以放张,而且有很好的政治时机,特别是抗日胜利后老蒋完全可以放张出来,给他名义上的司令率领中央军和平解放东北,至少那个时候张得出现可以扭转整个东北态势。
作者: 侯风    时间: 2010-8-31 17:32

中原大战的时候,张对蒋有恩,
两个人拜把兄弟,当然不能够杀。
作者: my_lecon    时间: 2010-9-1 12:22

老蒋缺点很多 但最致命的就是他的气度 虽然他有放行台湾海峡 让中共放手抗击越南侵占南沙的佳话 但也有诛杀忠良的恶名
作者: waterrool    时间: 2010-9-1 16:52

蒋介石没有杀张得原因1.张学良在蒋介石进行“二次北伐”时,张学良宣布“易帜”,转而投向“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使蒋完成了“统一大业”。2.中原大战时,在蒋介石和诸位“军阀”的混战中,张学良从东北带兵入关,使得“反蒋军阀”树倒猴孙散“。为蒋介石巩固自己的权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蒋介石曾经和张学良”换过帖“,也就是所谓”异性兄弟,蒋介石虽然用这种手段拉拢了不少人,但还不至于让这些人死在自己手里。4.解决在西安事变的后,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去南京,表面上维护了蒋介石的颜面。5.张学良已然接受了军事审判,他的手里还有几十万东北军,还有一些东北籍的政府大员。综上所述蒋介石本人不会不考虑的。
杨虎城行伍出身,凭借战功得以晋级。从出身来看应该属于西北军系统,与蒋之间并无多大渊源。西安事变杨虎城应该扮演了“参军”的角色,大部分主意都是他拿的。包括请共产党来参与谈判,并且要蒋介石以书面形式保证“既往不咎”,后来蒋介石以所谓“人格”作保,和张学良的不配合作罢。杨虎城在蒋介石眼里充其量就是个杂牌军的小头目,并且,此人对于蒋介石“剿共”政策颇有微词,已经和“共产党接上了头。再加上蒋介石认为西安事变,把自己可以剿灭“共产党”的最佳机会给错过,直接导致“解放战争”中自己的失败。愤怒之余,蒋介石肯定要找人出气,新仇旧恨在一起,杨虎城就成了蒋介石宣泄自己愤怒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waterrool 于 2010-9-1 16:53 编辑 ]
作者: abominus    时间: 2010-9-1 19:07

张小六就是一正牌花花公子,草包一个,老蒋对他的评价可谓入骨三分。他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老来还算有担当,没有把九一八的责任推到老蒋身上。
作者: 九头虫AK47    时间: 2010-9-1 20:20

张学良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既无地盘意识 又无谋略

当时蒋的中央政府只是名义上的 各地军阀根本不需要请示
为了自己的地盘也得和日本人打
结果胆小 退出东北 丢了立身之本

无谋略 明明抓了蒋 就应该明正典刑 立起大旗
可他哪 视政治为儿戏 玩义气 根本不清楚 是斗争 是你死我活

活该作牢
作者: 九头虫AK47    时间: 2010-9-1 20:23

我非常怀疑他根本不是张作霖的儿子

东北汉子的彪悍 坚毅一点也没有
作者: ymen11    时间: 2010-9-1 20:26

2001年张学良死了,死后的这些事谁能说的清楚吖?只有他本人知道当时的情况,不过就算知道,人见学良也不可能与外界说的!
作者: zhuzhu9158    时间: 2010-9-1 22:53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张和宋美龄的关系很好。宋美龄是反对杀张学良的。
作者: LILONA    时间: 2010-9-2 10:23

总究是年轻,张学良一时的气盛换来了大半辈子的软禁,不值啊1
作者: flying1985    时间: 2010-9-2 11:29

历史被当权者封杀了,那时候的事情说不准共党也不是太清楚吧,更何况我们
作者: qq2002boy    时间: 2010-9-2 13:21

不管怎么说张学良对蒋介石有恩,东北易帜不管怎么说让蒋介石成了国家的最高元首,也帮助蒋介石稳定了局势,所以蒋介石还是记得张得好的
作者: 红叶520    时间: 2010-9-4 17:58

主要原因是张学良带着他老子张作霖的几十万大军  蒋介石没有那么傻 他不怕激起兵变的哦
作者: 我是将军    时间: 2010-9-8 22:03

也有可能是杨虎城将军跟共产党走得太近了吧,如果放了,杨绝对会投靠共产党的。
作者: worker    时间: 2010-9-8 22:18     标题: 回复 6楼 的帖子

除了灌水也说出什么有用的话
就光头那样祸国殃民的料,就看国军哪五子登科的样
就知道国军上层都是什么玩意了
作者: sanson_1    时间: 2010-9-9 10:00

不管张学良杨虎城到底开始是怎么筹划的,杨虎城最后的结局确实比较惨,特别是死的时候,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中在其身后首先被杀,然后杨虎城刚一转头看见儿子被杀自己就也被杀害了,想象一下,一个人在临死前亲眼看见了儿子的死相,真是死不瞑目啊!当然死后杨氏父子还被用硝镪水毁面,惨不忍睹啊。
作者: yangjun856    时间: 2010-9-9 15:18

、张学良老年时说过:年少轻狂,陷国家、民族于长期的苦难之中。这是他心中的最真实的话。不是他。不可能有中共的介入。也得不到生存的空间。最后一定的慢慢死亡。不过国民党也不能掌权。老百姓都活不下去。
作者: liuyue741    时间: 2010-9-9 17:24

蒋介石不杀张学良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与他手下那些东北军,长在他们心中张学良的地位很高,对张学良很有感情,蒋介石日后还要靠张学良来控制东北
作者: 极光流水    时间: 2010-9-9 19:25

这些都是政治斗争,和我们这些老百姓不挨边,里面有些深层次的东西肯定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作者: 363938776    时间: 2010-9-10 00:18

无论杀与不杀,最终换来个终生监禁,不知道晚年的张将军是否有过后悔。
作者: 最后一天    时间: 2010-9-10 17:19

小道消息说张手里有蒋和日本人勾结的资料,当时锁在美国的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只要张学良一死就马上公开,这也是随后几十年蒋走到哪就把张带到哪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真有这事希望日后能解密这分文件
作者: jiangshui6    时间: 2010-9-11 22:37

有些事情是很难说清楚的,毕竟当事人都没有出来说出事情的真相,不过张学良自己说过一句话:是夫人(宋美龄)救了他
作者: jtqz526    时间: 2010-9-11 23:43

唉 可惜了杨虎城将军
当初全家被杀时的细节还有照片都被公布了 真惨啊 死了之后还被消镪水毁尸灭迹
作者: xinzhe2008    时间: 2010-9-13 17:11

政治军事需要。因为张还哟扑用 但历史究竟怎么 等着吧
作者: workwork    时间: 2010-9-15 01:17

张学良怎么说也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啊,不能轻易动啊。
作者: huchen110    时间: 2010-9-15 08:09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张学良握有自己绝对的兵权 近代最有实力的军阀就是东北军 连当时的国民政府都管理不了它 如果把张学良杀了 东北军肯定要造反的 那老蒋就不得安宁了 杨虎城则反之
作者: 北方的狒狒    时间: 2010-9-15 08:51

现在真相已经出来了,张学良判断失误采取不抵抗政策撤出东北,不是蒋介石命令的,他要赎罪
作者: cynst1216    时间: 2010-9-19 16:37

蒋介石老谋深算,老大分析的有道理,可怜杨虎城。




欢迎光临 SexInSex! Board (http://67.220.90.20:80/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